
安全评价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评价 危险源 分类 危险 有害 因素 识别
- 资源简介:
-
《安全评价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讲解了危险源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部位、区域或设备。该文档强调危险源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在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文章指出分析危险源需按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并提出危险源由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指一旦触发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存在条件涉及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及约束条件,而触发因素则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文中还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将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带电导体、运动车辆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二类危险源则未在此详细展开。此外,文档列举了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包括产生和供给能量的装置、使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设备、能量载体以及可能失控并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等,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伤害事故,如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
《安全评价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适用于各类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高风险作业的企业和单位。这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等行业。对于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本文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准确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内的潜在危险源,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同时,它也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为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此外,对于参与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的专业人士而言,此文档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