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辨识的两种方法.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辨识 方法
- 资源简介:
-
《危险源辨识的两种方法》讲解了MES评价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应用范围。MES法是2002年由我国安全生产专家宋大成提出的,该方法已在多个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建筑等广泛应用,并在科研、讲师、仓储及物业管理等领域取得成功。文中详细阐述了风险定义为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通过公式R=LS=MES来量化风险程度。其中L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S代表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M反映控制措施的状态,E体现暴露频繁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频次。对于人身伤害和职业相关病症,主要考虑人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E1;对于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则关注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2。每个因素根据其严重性和发生频率被赋予不同的分值,并通过表格形式列出具体赋值标准。此外,还介绍了如何根据这些分值确定风险等级以及评价分值的方法,强调在确定后果严重程度时不应因存在控制措施而降低S分值。
《危险源辨识的两种方法》适用于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建筑、船舶制造、煤炭开采、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单位。同时,也适合从事科研、教学培训、仓储管理、物业管理等领域的机构和个人使用。无论是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还是管理层决策者,都能从这种方法中受益,通过对作业环境中潜在危险源的有效辨识和评估,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环境的安全,提高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