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GBT26237.15-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GBT26237.15-2022 生物 特征 识别 数据 交换 格式 GBT26237 15 2022
- 资源简介:
-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GBT26237.15-2022》讲解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数据交换的标准化要求和规范。该标准涵盖了指纹、人脸、虹膜等常见生物特征的数据格式定义,规定了这些生物特征信息在不同系统间传输时应遵循的具体格式和编码规则。文档详细描述了数据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头、数据体以及校验码等内容,并对每部分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同时,文件也明确了不同类型生物特征数据的采集方式、处理流程及存储方法,确保数据在不同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和一致性。此外,还提供了接口规范,使得各类应用系统能够依据此标准进行开发与集成,保障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标准还强调了安全保护措施,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加入了加密算法和访问控制机制,以防止敏感信息泄露或篡改。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GBT26237.15-2022》适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这包括从事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业务的企业。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在构建公共安全、出入境管理等系统时也可参考本标准。同样,金融机构在客户身份验证环节引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时,需要遵循此标准以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另外,科研院校开展相关研究项目时,也能以此为依据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