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NYT4137-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NYT4137-2022 细小 病毒 诊断 技术 NYT4137 2022
- 资源简介:
-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讲解了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要求,涵盖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断、病理变化、病毒分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间接抗体检测等技术手段。文件详细描述了猪细小病毒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尤其强调母猪繁殖障碍性症状如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针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中提供了详细的样品采集与处理流程,并介绍了病毒分离鉴定、PCR检测的操作步骤及其质控标准。此外,还列出了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规则。对于间接抗体检测试验,文件同样给出了仪器、耗材、试剂的要求以及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方法。为了辅助诊断,文件附录部分收录了猪细小病毒感染流产、死胎特征图、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方法、病毒分离鉴定步骤、检测引物及溶液配制指南等内容。本文件遵循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提出并归口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适用于从事养猪业的养殖场、兽医诊疗机构及相关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在面对疑似猪细小病毒感染病例时,可依据本文件提供的诊断技术和规范进行确诊。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养猪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员,负责动物疫病防控的兽医工作人员,以及从事猪细小病毒研究的科研人员。本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猪细小病毒病的确诊率,还能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