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1

类型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

  • 上传人:小****库
  • 文档编号:240018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4.41KB
  • 安全生产月专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应急 抢救 技术 复苏
    资源描述:
    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1操作过程有以下步骤:(1)首先判断昏倒的人有无意识。(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叫“来人啊!救命啊!”等。(3)迅速将伤员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4)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或颌)。(5)判断伤员有无呼吸(通过看、听和感觉来进行)。(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口。(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8)如有脉搏,表明心脏尚未停跳,可仅做人工呼吸,每分钟1216 次。(9)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定位下在胸外按压位置进行心前区叩击 12 次。(10)叩击后再次判断有无脉搏,如有脉搏即表明心跳已经恢复,可仅做人工呼吸即可。(11)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的位置进行胸外按压。(12)每作 15 次按压,需作两次人工呼吸,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再作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协助抢救者或专业医务人员赶来。按压频率为 100 次min。(13)开始 1min 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瞳孔,以后每 45min检查一次,检查不超过 5s,最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14)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作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 5s。2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O5s:判断意识。510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1015s: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1520s:口对口呼吸两次。2030s:判断脉搏。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5 次,并再人工呼吸 2 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以上程序尽可能在 50s 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 1min。3双人复苏操作要求:(1)两人应协调配合,吹气应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2)按压频率为 100 次min。(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 152,即 15 次心脏按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4)为达到配合默契,可由按压者数口诀 1,2,3,4,14吹,当吹气者听到“14”时,做好准备,听到“吹”后,即向伤员嘴里吹气,按压者继而重数口诀 1,2,3,4,14 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进行。(5)人工呼吸者除需通畅伤员呼吸道、吹气外,还应经常触摸其颈动脉和观察瞳孔等。4心复苏法注意事项:(1)吹气不能在向下按压心脏的同时进行。数口诀的速度应均衡,避免快慢不一。(2)操作者应站在触电者侧面便于操作的位置,单人急救时应站立在触电者的肩部位置;双人急救时,吹气人应站在触电者的头部,按压心脏者应站在触电者胸部、与吹气者相对的一侧。(3)人工呼吸者与心脏按压者可以互换位置,互换操作,但中断时间不超过 5s。(4)第二抢救者到现场后,应首先检查颈动脉搏动,然后再开始作人工呼吸。如心脏按压有效,则应触及到搏动,如不能触及,应观察心脏按压者的技术操作是否正确,必要时应增加按压深度及重新定位。(5)可以由第三抢救者及更多的抢救人员轮换操作,以保持精力充沛、姿势正确。5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转移和终止1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五方面综合考虑:(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则说明复苏无效。(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5)出现自主呼吸。伤员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2转移和终止:2.1转移: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应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鼻导管给氧绝不能代替心肺复苏术。如需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 7s;通道狭窄、上下楼层、送上救护车等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 30s。将心跳、呼吸恢复的伤员用救护车送医院时,应在伤员背部放一块宽、阔适当的硬板,以备随时进行心肺复苏。将伤员送到医院而专业人员尚未接手前,仍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2.2终止:何时终止心肺复苏是一个涉及到医疗、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终止心肺复苏,决定于医生,或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否则不得放弃抢救。高压或超高压电击的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更不应随意放弃抢救。3电击伤伤员的心脏监护:被电击伤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电击伤员,都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少于 48h 的心脏监护。因为伤员在被电击过程中,由于电压、电流、频率的直接影响和组织损伤而产生的高钾血症,以及由于缺氧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应急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法”.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240018.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