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GBT3884.12-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GBT3884.12-2023 精矿 化学分析 方法 12 部分 含量 测定 离子 色谱 电位 滴定法 GBT3884 2023
- 资源简介:
-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讲解了在特定环境下对铜精矿中氟和氯元素进行准确测量的方法。这份文件规范了离子色谱法与电位滴定法的具体应用,涵盖了实验设备的选择依据、试剂的要求标准以及详尽的操作流程。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文档详细介绍了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工作原理,强调了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包括如何准备样品以适应不同的分析需求。对于离子色谱法,明确了分离柱选择、流动相配置及其浓度比例,同时提供了一系列典型工作曲线参数设置方案。而在电位滴定方面,规定了所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式及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观测技巧。整个过程还融入了质量控制措施,在实际操作时能够有效避免误差发生并提高结果的精度。另外,为了方便使用者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文章附加了大量的图表说明,使得复杂的概念简单化、可视化。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适用于涉及铜精矿处理及相关研究工作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矿山企业内部质检部门工作人员、第三方专业实验室分析员等人员。它为从事冶金领域内的生产监控、环境影响评估等领域工作者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手段,尤其是在需要对含铜矿物原料中的微量有害杂质(如氟氯离子)做精准分析的情境下,可作为权威的技术参考文献指导实践。此外,此份材料也可被纳入高等学校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料体系,辅助理论学习之余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1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