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坝上地区杨树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DB13T5937-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区 杨树 低效 改造 技术规程 DB13T5937 2024
- 资源简介:
-
《坝上地区杨树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讲解了该地区杨树低效林的术语、定义、判定标准和具体的改造方法。规程首先明确了低效林的概念,因树龄、自然环境或人为原因影响导致生长不良且短期内难以自然恢复的杨树林被认为是低效林,并根据退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级。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低效林改造,文件提供了多种改造方式:包括补植改造,适用于郁闭度低于0.4的中轻度低效林,可通过补植白榆、小叶杨等适宜本地环境生长的树木品种,以及采用均匀补植、群团状补植或林冠下补植方法来增加林分密度;间伐改造适合用于轻度低效林的幼龄及中龄、近熟阶段林木管理,具体通过定株抚育、疏伐或卫生伐减轻树木竞争压力;伐根更新改造则针对中度杨树低效林利用发芽前后进行插皮接嫁接等方式达到促进新苗生长的效果;而对于退化最为严重的重度低效林采取更替改造措施,可以是全部或局部皆伐后重新造林的方法,确保一次作业面积不超过特定限制以控制生态风险。上述所有操作均强调严格遵循施工管理和质量评价流程,在保证作业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提高改造成功率,并且要求完善的档案管理以便跟踪效果。
《坝上地区杨树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林业生产和研究工作的机构和个人,尤其是关注河北坝上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人员。该文档为林业管理者、护林员、科研工作者及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依据,涵盖了对已存在低效状态的杨树林采取何种有效的生态修复策略的内容。这些信息同样能帮助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地方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时作出更加合理准确的决策,对于希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并致力于长期保持森林健康的实践者而言极具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