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防治技术规范DB15T2679-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牧 交错 区肉羊低镁血症 防治 技术规范 DB15T2679 2024
- 资源简介:
-
《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防治技术规范》讲解了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的术语定义、发病原因、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旨在为预防和控制低镁血症提供技术指导。该文档描述了低镁血症的三种临床症状类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以及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如饲料中镁含量不足、镁吸收减少和应激因素等。此外,文章阐述了低镁血症的流行特点,特别是在缺镁地区放牧羊和舍饲羊的易发时期,并详细列出了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依据以及具体的判定标准。在预防部分,《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防治技术规范》提出了通过加强饲料种植管理、补充镁元素和减少应激等方法进行疾病防控。对于治疗,文档推荐了镇静处理以及使用特定药剂注射与口服来快速恢复患羊体内的镁水平,并对未表现出症状的群体提出补镁措施。
《农牧交错区肉羊低镁血症防治技术规范》适用于农牧交错区内从事肉羊养殖的相关从业人员及机构,尤其是那些处于或接近高风险低镁区域的牧场管理者和兽医工作者。此外,地方农业管理部门和技术推广单位亦可将此文档作为参考资料,用以提升区域性畜牧业的安全管理和疾病防控能力。此标准尤其适合于需执行NY/T 5030、NY 5032和NY/T 5151等相关标准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参考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