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黑痣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15T1919-2020.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铃薯 黑痣 病室 抗性 鉴定 技术规程 DB15T1919 2020
- 资源简介:
-
《马铃薯黑痣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讲解了在室内条件下进行马铃薯黑痣病抗性鉴定的材料选择和操作方法,详细规定了从鉴定材料准备、具体试验方法到结果评估的整体流程。该标准以马铃薯品种底西芮和大西洋分别为抗病与感病参考品种,选用分离自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种植区发病植株上的黑痣病致病菌株为病原菌,并使用PDA培养基等作为主要试验基质。薯片接菌法通过制备PDA培养基、病原菌活化及接种操作,测量病斑面积来评价抗病性,分为免疫、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五个等级。此外,《规程》还描述了组培苗接种法,包括改良Richard培养基和毒素制备步骤,最终依据茎部溢缩坏死情况对组培苗进行分级并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抗病指数进行评价。
《马铃薯黑痣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育种工作及相关农业科研单位或机构的技术人员。这一技术规程为需要进行室内抗性检测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南,特别适合于开展马铃薯品种抗病性能研究与筛选工作的领域,旨在提高抗性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推动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