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技术规范DB42T1573-2020.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轮作 土壤 技术规范 DB42T1573 2020
- 资源简介:
-
《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技术规范DB42T1573-2020》讲解了湖北省稻麦轮作区的土壤培肥目标、主要术语定义、土壤检测方法及规范引用文件。本标准将土壤培肥划分为三种不同等级,并针对各个等级提出具体的土壤改良策略,涉及秸秆还田、有机肥增施、绿肥种植翻压和深耕措施等四大关键技术。文档描述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等重要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依据以及具体分级标准。对于秸秆还田的技术环节,《规范》明确了采用机械粉碎抛洒方式并配用适量腐熟剂的具体操作规范,且详细列出了稻、麦季化肥肥施用方案。此外,为了促进有机质提升效果的实现,有机肥与微生物肥料在施肥中的关键作用亦有所阐述。
《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技术规范DB42T1573-2020》适用于从事湖北省内及气候相似地区的稻麦轮作农田生产的种植户和农业从业者。其特别适合致力于优化农田土壤结构及提高肥力的专业人士参考,如农学研究人员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通过该标准的指导实施,相关人员可以更加精准地调整作物管理手段,实现长期持续的土壤培肥与农业生产目标平衡,有助于提升稻麦轮作模式下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资料: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NYT3658-2020
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规程NYT3955-2021
肉兔生产技术规范DB11T401-2022
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DB11T536-2021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DB15T3585-2024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