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1

类型井下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docx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76781
  • 上传时间:2022-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
  • 大小:17.0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井下 电气 事故 发生 原因 预防措施
    资源简介:

    《井下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讲解了井下电气设备在恶劣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由于启动频繁、负荷变化大、电压波动大等因素,容易引发过载、短路、漏电、电弧、电火花等故障,导致设备烧毁、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触电伤亡事故。文中还详细描述了触电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触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通过电流影响呼吸器官、心脏和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死亡;电伤则主要表现为物理性破坏,如烧伤。人体触电的危险程度由多种因素决定,但电流大小是关键因素。文中指出,人体能自我摆脱的最大电流为16mA,触电电流在15-20mA以下交流或50mA以下直流时,不会危及生命。触电电流达到100mA以上时,生命处于绝对危险。防治措施包括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验电,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制度。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部分应有良好绝缘。

    《井下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适用于煤矿及其他地下矿山的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特别是那些需要经常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该文档提供了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井下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76781.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