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氧焊安全技术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氧焊 安全技术 措施
- 资源简介:
-
《电氧焊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在副立井井底罐笼安全门进行电氧焊施工时为确保安全生产而制定的各项安全和技术措施。作业时间定于2010年元月,地点为副立井底,由王卫国担任施工负责人,梁海田负责安全。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明确规定施工人员下井前需检查氧气瓶、割枪及管带的完好性,并确认氧气瓶和乙炔瓶充气量是否足够。氧割操作时要求氧气瓶和乙炔瓶与作业点保持至少20米的距离,禁止电氧焊同时作业。电焊机排风方向需与巷道风流方向一致,每工作一小时需停机5分钟降温,避免长时间空载运行。作业前矿生产调度室应通知安全员、瓦检员、防尘员及消防员到场监督,确保各环节无误。具体措施包括安全员对现场的安全监督,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制止并处理;防尘员负责洒水灭尘和清理易燃物;瓦检员检测瓦斯浓度,低于0.5%方可作业;消防员携带灭火器坚守现场。此外,施工现场还需清理杂物,设置防护栏和专人警戒,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装备并正确使用工具。作业完毕后,须再次洒水灭尘,并全面检查现场确保无异常现象。
《电氧焊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尤其是涉及井下电氧焊作业的施工单位和相关管理人员。该文件为煤矿企业在进行类似施工时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所有参与人员能够了解并遵循严格的安全规范,防止事故发生。此措施不仅适用于副立井井底罐笼安全门的电氧焊施工,也可作为其他井下焊接作业的安全参考。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事故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