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全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轮机 转子 裂纹 原因 分析 运行 安全措施
- 资源简介:
-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全措施》讲解了河北省南部电网某厂#2机的汽轮机转子在多次大修过程中发现的裂纹问题及其产生的详细原因。该机组为上海产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机,容量50MW,型号N5090,自1972年6月投产后,于1986年更换过转子。2003年10月的大修中,在调速级和汽封处发现了多处裂纹,测量结果显示A处裂纹深度达13.6mm,B处4.4mm,C处3.5mm。文章深入探讨了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交变热应力导致的金属疲劳损伤超出了材料的屈服极限。文中指出,随着电力行业发展,机组频繁启停增加了低周热疲劳率;启动过程中的暖机时间不足和蒸汽流量快速增加使金属温升加剧,产生较大热应力;冷机邻机启动时蒸汽剧烈凝结放热造成的热压应力;超速试验对转子离心力的影响;消缺时强制冷却引起的热变形;以及长期存在的振动缺陷和找平衡块过程中的局部受热不均等问题,都是造成转子裂纹的重要因素。
《汽轮机转子裂纹原因分析及运行安全措施》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特别是使用老旧汽轮机设备的电厂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及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如何预防和处理汽轮机转子裂纹问题,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本文也适用于参与机组检修、维护和改造项目的工程师和技术团队,帮助他们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电厂整体运营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