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杆(索)、格构梁施工施工技术交底.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锚杆 格构梁 施工 技术 交底
- 资源简介:
-
《锚杆(索)、格构梁施工技术交底》讲解了锚杆(索)和格构梁施工的具体技术要求与操作流程。该文档详细描述了锚杆(索)施工的技术参数、注浆方法及施工工艺要求。锚杆(索)采用孔底注浆法,使用常压注浆,水泥选用PO42.5普硅水泥,水泥结石体强度等级为M30,锚杆及锚索倾角与水平面夹角为15度,孔径为130mm。在施工前需进行锚索(杆)基本试验,以确定粘结强度特征值、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确保锚索的极限抗拉承载力符合要求。此外,锚索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自由段质量,保证去油清洗处理彻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无粘结或粘结钢绞线。施工时,人工修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位置误差不超过20mm,偏斜度控制在5度以内,成孔直径为130mm,成孔深度应比设计孔深长500mm。锚筋安放时要检查质量与长度,防止弯曲、扭压,确保注浆管和对中支架完好无损,全长粘结型杆体进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长度的95%,预应力锚索进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索长度的98%。注浆过程需保证浆液均匀且在初凝前用完,锚头锚固则要求锚杆锚筋与格构梁主筋连接,锚入长度为40d。锚索张拉和锁定时,应对张拉设备标定,注浆体和格构梁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并按规范进行张拉锁定。验收试验的最大荷载为设计轴向抗拔力值的1.5倍,封锚处理时混凝土厚度不少于5cm。
《锚杆(索)、格构梁施工技术交底》适用于岩土工程领域中的边坡支护项目,特别是需要采用锚杆(索)和格构梁进行加固的工程。这些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确保边坡稳定性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交底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锚杆(索)和格构梁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工艺要求以及质量控制标准。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文档不仅适用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适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施工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