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网支护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锚网支 护工 岗位 事故 案例 分析
- 资源简介:
-
《锚网支护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讲解了2008年6月18日掘进一区在3上902运输巷发生的顶板冒顶事故的全过程和相关成因。这是一次顶板类型的非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在运输巷中切眼以里6米的位置。事故涉及长5.6米,宽2.8米,高2.1米的冒顶区域,这里有三根间距分别为2.65米和2.66米的锚索(锚索设计排距应为2.7米)。由于冒顶地段位于具有14米落差和70度倾角的断层区域,中间一根锚索正好锚固于破碎带之中,在高温雨季的影响下,围岩膨胀松散,降低了锚固力,受采动影响进一步破坏围岩完整性,使得该锚索抽出导致冒顶现象发生。同时,施工队伍以往主要应对全岩巷道工作,缺乏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顶板岩性和支护规律的认识;对于已有的锚杆拉力检测工具未能扩展应用于锚索,也缺少相应的离层监测设备,造成隐患预见不足。防范措施强调加强管理和巡检力度,注重细节处理并采用更稳妥有效的支护方案,如加密支护、双锚索等方式,强化职工对煤矿安全规程以及顶板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确保支护质量与人员责任落实,并加大对现场情况变化后的支护形式及时调整优化,增加观测频次,以提高作业安全性。
《锚网支护工岗位事故案例分析》适用于煤矿开采行业内所有负责巷道开掘与维护的工人及管理人员,尤其是面对存在复杂地质构造如断层带的采矿区域时。该文件为上述人员提供了详细的事故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有助于他们理解潜在风险和提升应对类似情况的安全操作水平,保障井下施工活动的安全高效进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这对于那些正处在相似工作环境中的团队,例如正在经历雨季或者即将进入高温期的矿区工作人员,尤其重要。通过借鉴此事故中的教训,能够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流程中的风险防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