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讲解了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自然条件和原因,包括存放大量易燃物品、电器设备过负荷运行、胶带输送机巷损坏产生明火、不正确使用电焊作业等。文中指出瓦斯聚积超限、机械撞击、放炮作业火花等因素也可能引发火灾。同时提到建筑物未按规范建造或使用不符合防火要求的材料是火灾隐患之一。文章描述了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具体地点,如存放易燃物品的仓库、井上下的变电所、机电硐室及井口房附近、胶带输送机巷及硐室、充电硐室、地面充灯房、锅炉房、没有使用过流保护的设备和供电电缆以及煤巷及采煤工作面。为了加强管理以预防火灾事故,文中强调了多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例如,在井口、主副井筒附近20米内禁止使用电炉取暖,进行电、气焊工作时要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并由专人监督;井口房严禁用可燃性材料构筑,且不得堆放和使用可燃性材料;所有电缆截面的选择和电器选型必须经过计算防止过载着火;电器设备必须防爆,电缆接头要使用接线盒或防爆插头;经常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确保润滑安全可靠,防止摩擦起火;设置完善的灭火洒水系统,并在各地点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严格管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建立相关制度并保证有足够消防设施。
《火灾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适用于煤矿企业及其相关领域,旨在为从事矿山开采、机电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指导。这些措施不仅帮助管理人员了解火灾发生的潜在风险,还提供了详细的预防和应对方法,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遵循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对易燃物品存储、电气设备使用、建筑构造等方面的严格管控,该文档为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