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预兆》讲解了煤矿突水过程主要由矿井水文地质及采掘现场条件决定。文档归纳了两种突水事故情况:一种是突水量小于最大排水能力,形成稳定降落漏斗需长期排水;另一种是超过最大排水能力导致矿井或局部淹没。文中详细介绍了突水前可能出现的一般预兆,如煤层变潮湿、滴水淋水现象、气温降低、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听到水声及矿压增大等状况。针对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文档列举了压力增大、底板臌起、裂隙产生、渗水量增加、高压水喷出和底爆等表现。对于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则描述了突水部位变化、水中含砂、冒顶与流沙、以及顶板溃水溃沙等情况,强调这些预兆并非每次都全部显现,需要细心观察并认真分析判断。
《矿井突水预兆》适用于煤矿开采行业,特别是那些位于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矿井。该文档为矿井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提供了识别矿井突水预兆的重要指导。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预兆,相关人员可以在突水事故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这份文档也对参与矿井设计、建设和维护的工程师具有参考价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矿井水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