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超时延点现象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docx
-
资源ID:102508
资源大小:19.1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煤矿井下超时延点现象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docx
《煤矿井下超时延点现象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讲解了煤矿井下工人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全,还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隐患。文章指出井下工超时延点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劳动组织与工时利用方面的问题,如施工工序衔接不当影响作业时间;供电、机械运输设备老化不及时检修影响生产;生产单位为赶超计划加大现场工作量;复杂且不可控的井下地质条件变化增加工作任务等。工作超时延点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违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时间,形成新的危险源,长时间井下作业使工人负荷超限,感知延迟,辨识错误,操作失控,违章作业,造成疲劳、注意力失调、意志减退、记忆和思维故障,产生睡意,这些都会引发事故。对于治理延点现象,文中提出要按规程标准施工,正规循环作业,正常交接班,优化施工工序,改进生产技术推广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实行问责制加强监督等措施,强调实现本质安全必须整治超时延点。
《煤矿井下超时延点现象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特别是井下作业的相关人员,包括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一线工人以及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管人员。它有助于上述人员了解超时延点现象背后复杂的成因,认识到这一问题对安全生产和个人健康的严重危害,从而依据文中提到的具体治理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权益,提高煤矿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