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讲解了非煤矿山中可能导致事故或健康损害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与流程。文章介绍了危险因素的概念,即将造成人员伤亡或对物体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以及有害因素即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并指出两者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做严格区分。文中强调了危险因素辨识作为安全评价核心内容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危险因素辨识的任务,包括识别潜在危险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文中还列举了危险识别的具体内容,如厂址条件、厂区布局、建筑物结构等,并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危险辨识方法:直观经验法(包括类比方法和对照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如事件树、事故树)。此外,文章根据物质及其作业环境特性分类描述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特别提到金属非金属矿山常见的职业病,如氮氧化物中毒、矽肺等。最后,《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深入探讨了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辨识依据及监管措施,强调了控制重大危险源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性。
《非煤矿山危险危害因素辨识》适用于从事非煤矿山开采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职业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员。该文档为上述人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帮助他们准确识别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这份文档也适用于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为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