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危害产生因素的类别》讲解了危险与危害因素分类的重要性,以及两种主要分类方法: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以及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按照直接原因分类的方法,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危害因素被分为六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类。物理性危险因素涵盖了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磁辐射危害、明火高温低温物质危害等15个方面;化学性危险因素包括易燃易爆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腐蚀性物质等;生物性危险因素涉及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等;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涵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等;行为性危险因素则包括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等。此外,还列举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6)所划分的20类事故类别,如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
《危险、危害产生因素的类别》适用于各类工矿商贸企业,特别是存在高风险作业环境的企业,例如化工厂、矿山开采、建筑施工等行业。该文档为安全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和危害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同时,也适用于从事安全生产咨询、培训、研究的专业机构和个人,为他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