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措施与应急响应》讲解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防护体系。文中指出,此类企业的劳动定员设计需涵盖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编制及人员安排,此机构可在厂区的医疗设施内设立或根据距离与响应时间评估设置于厂外,急救人员按比例配备并接受相关培训。对于存在高毒物质风险的企业,明确必须设立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以匹配特定的职业危害特性。此外,企业要同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合作,确保定期演练提升救援效率和效果。文章深入探讨应急救援设施配备的问题,针对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中毒地点提出具体建设意见如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备;强调急救设施包括不断水的冲洗装置、防毒设备、担架及通讯工具等配置需求,以及这些物资须便于取用、铅封存放、有显著标志和定期检查。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关于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规定,涵盖应急预案框架、响应流程、各部门责任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启动预案时的联络方式和信息传递机制做出阐述,并说明在工作场所一旦出现急性职业危害事故,需及时通知负责人,并依情况判断开启响应等级。事故发生后,应马上激活指挥部统一调配资源开展救援,且参与救助的人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入事故现场施救。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措施与应急响应》适用于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活动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化工行业内部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也涵盖了所有存在职业危害风险作业环境中的员工及其管理层级。这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安全管理指导原则,有助于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地做出正确反应,减少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进而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