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企业中的安全与事故心理》讲解了制造企业安全事故对企业运营及员工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指出其严重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产品废品率增加等问题。通过多维度深入剖析制造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情景:分析事故发生地点表明安全区的麻痹大意和危险区的警惕性差异;时间上6、7、8月触电事故高发及每日上班头两小时是人生伤亡事故高峰期的现象揭示气候和个人状态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工作日来看,周末废品率达最高;气温因素显示最佳温度下事故率低,过高或过低时则增加;职务因素中发现像脚手架工、管道工等职位具有较高事故发生率,且与其他职业存在较大区别;年龄因素中30岁以下人群是事故高危群体,这反映出青年缺乏工作经验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1 - 3年工龄的新手在事故发生频率上占据较高比重。文中还探讨了员工促成或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活动倾向,明确指出人在生产环节的错误行为会直接导向不安全的结果,并列举了大量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金属加工车间废品以及人身伤害事故实例,证明人因失误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强调工业心理学家介入安全与事故心理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现代制造企业中的安全与事故心理》适用于各类现代化制造企业中的不同层级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层和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员工。对于管理层来说,这份内容能提供有关员工心理健康与工作效率之间的重要关联知识,以便他们在决策制定和规划中更注重安全预防策略,提升管理意识与水平,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企业稳定健康发展。针对生产一线职工,有助于了解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潜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促使他们养成安全规范的操作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此外,对于工业心理学从业者而言,可以借助这些资料进一步展开关于事故心理方面的深入探讨与科学研究,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