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监测技术规范DB2312T113-2024.pdf
-
资源ID:369892
资源大小:22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臭水体监测技术规范DB2312T113-2024.pdf
《黑臭水体监测技术规范》讲解了绥化市辖区内黑臭水体监测的技术要求,涵盖了术语和定义、分级及判定标准、采样技术要求、分析技术要求以及质量保证与控制要求等内容。文件中对城市黑臭水体和农村黑臭水体分别设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判定方法。对于城市黑臭水体,其分级依据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四个特征指标,并详细规定了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具体数值范围。当某检测点4项理化指标中1项指标60%以上数据或不少于2项指标30%以上数据达到“重度黑臭”级别时,则该检测点被认定为“重度黑臭”。对于农村黑臭水体,主要通过透明度、溶解氧和氨氮三项指标进行评估,其中任意一项不达标即被视为黑臭水体。在采样技术方面,文件强调了采样器材的准备和使用规范,确保样品采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分析技术部分则引用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HJ 535水质氨氮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等,以指导具体操作。此外,文件还特别提醒在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时应注意二氯化汞(HgCl2)和碘化汞(HgI2)的剧毒性,避免皮肤和口腔接触。最后,文件明确了监测记录的要求,确保所有数据可追溯。
《黑臭水体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绥化市辖区内的环境保护部门、水务管理部门及相关科研机构。该规范为上述部门提供了统一的黑臭水体监测技术指南,帮助他们更科学地评估和管理区域内水体污染状况。同时,它也适用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第三方机构和个人,为其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支持,确保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此外,本规范对于提高公众对黑臭水体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体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