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该标准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大气观测站点的选址条件与方法。本文定义了与大气成分观测相关的若干关键术语,包括大气成分、大气本底、全球大气本底站等。此外,对站点进行了清晰分类,分别介绍了全球大气本底站、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成分站和环境气象站的功能及代表范围。在选址条件方面,该文件从地理环境、污染气象条件、净空条件、电磁环境及下垫面条件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详细规范,例如要求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局地污染源以及强电磁干扰地带,并明确各类站址周边活动和下垫面状态保持稳定的范围需求。同时,《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描述了完整的选址步骤,从初选到可行性观测试验评估再到最终确定,保证站址选择能够长期稳定并满足科学研究和服务需求。
《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适用于全国气象行业的从业者及与大气成分监测相关单位或个人。具体包括负责温室气体、气溶胶及反应性气体观测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研究机构中的科学工作者,尤其适合于需要进行长期和连续大气成分观测的站点建设和维护工作。此标准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在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中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选址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