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醇基液体燃料应用安全技术规程》讲解了醇基液体燃料在商业餐饮、单位食堂等场景中的全链条安全管理要求,涵盖了从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主要针对以甲醇为主要可燃成分的预包装醇基液体燃料,重点规范其充装、储存、运输、装卸、使用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排除了无预包装形式以及工业燃料和集中取暖用途的应用情形。规程系统性地定义了关键术语,如醇基液体燃料、雾化灶具、气化灶具、钢瓶、阻隔防爆撬装式充装装置等,为统一理解和执行提供了依据。标准对钢瓶材质、结构、工作压力(低于0.2MPa)、装量系数(不大于0.95)提出明确技术指标,确保容器本质安全。对于钢瓶充装环节,要求设置专用充装设施,并优先采用带泄漏检测与自动切断功能的阻隔防爆撬装式充装装置,防止过压和泄漏风险。瓶装供应站选址需远离明火和火花地点,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且配备相应消防器材和监控系统。使用环节强调通风良好、独立空间放置燃料存储区,严禁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密闭空间使用,同时规定灶具必须具有自动熄火保护、火焰监控等安全功能。运输过程中要求专用车辆、轻装轻卸、禁止混载易燃易爆物品。消防与应急部分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灭火器、沙箱等消防设备,并定期开展演练。管理方面提出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和安全宣传机制。附录A补充了燃料质量标准,限定甲醇纯度、硫含量、水分等参数,保证燃烧清洁性和稳定性。
《贵州省醇基液体燃料应用安全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醇基液体燃料经营、储存、运输、充装及使用的企业和单位,特别适用于餐饮服务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中小型商业场所等使用预包装醇基燃料作为烹饪热源的用户。同时,该规程也适用于承担相关安全管理职责的监管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以及设计、建设、运营瓶装供应站和充装站点的技术单位。对于涉及醇基燃料供应链的设备制造企业、灶具生产商、储运公司及相关行业协会,本规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和安全基准。此外,由于规程对生物柴油、杂醇油、溶剂油等多种新型厨房液体燃料提出了参照执行建议,因此也可为使用此类替代燃料的相关行业提供安全管理参考。该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提升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防范火灾爆炸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