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使用安全规范(试行)》讲解了针对餐饮场所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的全流程安全管理要求,涵盖了燃料特性、储存管理、设施设备配置、使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以及相关单位责任等内容。该规范明确了醇基液体燃料的定义和主要成分为甲醇或乙醇等易燃液体,并强调其具有易燃、易挥发、有毒等危险特性,必须从严管控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规范对燃料储存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不得在人员密集区域或明火高温场所附近存放,存储容器需密封防漏并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单点存储量应符合规定上限。在供餐场所内部使用方面,要求燃烧器、管路、阀门等专用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定期检测维护,严禁私自改装或使用不合格器具。燃料加注须在熄火冷却状态下进行,严禁边加热边加注,并应建立日常检查台账,确保运行期间有人监管。同时,《餐饮用行业醇基液体燃料使用安全规范(试行)》还规定了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明确负责人需组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操作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事故应对能力。消防器材配置亦被纳入强制性条款,要求在燃料使用区和存储区配备适用的干粉灭火器或其他有效灭火装置。相关部门应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实施监督检查,推动合规整改与非法使用清退工作,形成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使用安全规范(试行)》适用于餐饮服务经营者及相关安全管理机构,尤其针对中小餐馆、大排档、农家乐、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可能使用醇基液体燃料作为热源的场所。同时也适用于负责安全监管的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及城市综合执法单位,为其提供执法和技术评估依据。此外,该规范可为醇基燃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及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提供合规指导,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通过本规范的实施,旨在全面防范因不规范使用醇基燃料引发的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