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矿井防灭火管理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并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该文件明确了矿井防灭火工作的责任分配,从公司总经理到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对防灭火工作负有相应的职责。文中定义了井下火灾的不同类型,包括明火、煤层自然发火、因特殊作业引发的火灾等,并规定了火灾的具体表现形式。文件强调必须建立井上下的消防器材库,储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工具,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补充。为预防井下火灾,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如机电硐室应设在进风流中并配备防火设施;防止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及定期检修;控制摩擦火花的产生;严格遵守放炮施工规定,使用合适的炮泥封堵炮眼。针对煤层自然发火的预防,文件建议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采用后退式开采,设置隔离煤柱和防火门套,并确保回采结束后的联络巷道及时封闭。对于井下火灾的处理,文件详细描述了发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包括直接灭火、人员撤离、气体检测、通风系统调整等内容,强调了火灾处理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防护和指挥协调。
《矿井防灭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炭开采行业中的各类矿井,尤其是那些存在自燃发火风险的煤层矿井。本文件不仅适用于矿井的设计和建设阶段,也适用于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它为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提供了具体的防灭火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和处理井下火灾,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行。同时,该文件也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防灭火管理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