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焊工安全隐患排查》讲解了电气焊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隐患和一般隐患。文中指出,氧气瓶、乙炔瓶的安全间距不足5米、混装混运、漏气以及焊接现场50米范围内有易燃易爆物品等为主要隐患。此外,井下作业前未检查瓦斯浓度就进行作业,未释放容器或管道内的压力,未消除容器密闭状态就进行工作也属于主要隐患。对于一般隐患,《电气焊工安全隐患排查》描述了电气焊工未佩戴劳保用品、没有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使用不完好的电焊把等情况。文中还提到电焊机的停送电未派专业电工操作,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未留出气孔,电焊机接地电源线及工作回线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等隐患。同时,在煤气管、乙炔管、氧气管附近焊接时未经审批安全技术措施,氧气、乙炔气带混用,使用中的乙炔气瓶卧放,潮湿地带焊接工作未站在绝缘物品上未穿好绝缘鞋缘手套,焊接有色金属工作或在封闭容气内作业未通风排毒,两台电焊机同接一个电源开关,气瓶混装或使用时安全距离不够,使用的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不合格等都是一般隐患。
《电气焊工安全隐患排查》适用于从事电气焊工作的企业和人员。无论是大型制造企业还是小型维修作坊,凡涉及电气焊工作的地方都应严格遵守此文件中的要求。它为电气焊工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范,有助于预防因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生产安全。特别是那些需要在特殊环境如井下、潮湿地区或封闭空间中进行电气焊工作的行业,更应参照本文件进行隐患排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