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泵水泵超高压试验安全操作规程试验场地必须设置在地坑内,应设置简易屋顶。地坑用电要有安全措施。试验前必须严格检查管道及防护设备等是否可靠。在试验装置运转时,非工作人员不得接近试验间。超高压时,试验人员.
-
浇铸工序行车安全操作规程a.上岗前不能喝酒,不得带酒意上岗。b.行车行驶前,应注意周围环境,观察行车轨道两边是否有人和障碍物。c.定期检查钢丝绳是否缺油断丝或松动。d.行车作业人员严禁往下抛掷物件。e.
-
气瓶高压试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气瓶高压试验必须同时遵守气瓶气密性试验的规定。高压试验前,应检查试验台安全阀压力表和所有接头,确认处于良好状态后,方可打开开关充气。高压充气时,应将防护门关好。操作者在充气.
-
群吊电动葫芦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安全规程群吊电动葫芦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安全规程如下:1.每次起吊前,应空载是试吊,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待修复后启用。2.使用前认真查看钢丝绳吊钩吊攀等.
-
维保安全操作规程1维保时着装整齐检查所需维修工具和必要通讯工具由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2维保作业需挂检修警示牌。3做机房控制屏卫生和曳引机卫生时,必须断电后方可作业。4开启厅门时,人不能向井道倾斜,站稳.
-
桁车吊车安全操作规程1桁车吊车操作司机必须持有操作证,必须熟悉掌握行车的构造性能,熟知日常保养规则。2吊车作业应保持足够的工作场地,轮胎吊作业必须支垫平稳牢固,吊臂起落及回转半径无障碍,夜间作业应有足.
-
行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必须熟悉掌握安全生产总则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二行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并持有操作证方能独立操作,未经专门培训和考试不得独立操作。三 必须听从挂钩人员指挥,行吊工必须在.
-
尾气焚烧炉操作规程一尾气焚烧炉 1尾气焚烧炉操作指标F201 仅供参考炉膛温度:600尾气焚烧炉H02炉膛温度:550烟囱入口温度280320 2尾气处理部分物料平衡见表 15。表 15 尾气处理部分.
-
低温绝热液氧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一:气瓶充装前检查气瓶充装前应逐只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1:非自有产权或档案不在本单位的;2:不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3:进口气瓶未经安全监.
-
杜瓦瓶充装操作规程1 加气充装前准备工作,经充装前检查合格并填写 LNG 加气站气瓶充装前后检查记录。2 充装操作前准备2.1当加气枪所属管道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时,加气机的加气按钮指示灯熄灭,则加气.
-
移动式压力容器卸载操作规程1运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站台卸车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不准操作卸车站台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
-
正面吊叉车安全操作规程1.认真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做好作业中三检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排除,不能解决的须立即上报部门领导。3.发生工伤事故迅速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
-
充装员正确操作规程1秤台上不放置钢瓶打开电源开关,自检完后上排数码管显示 0 值。2使用旋钮正确选择灌装量规格后压确认键。在选灌装量规格时,要保持秤台显示为零值。3正确充装方法:将钢瓶放置在秤台上夹上.
-
钢瓶内残液处理操作规程1倒残是指将漏气瓶待修瓶及有残液的钢瓶内残液倒出,一般的超重瓶不进行倒残而做倒瓶处理。2需要倒瓶的钢瓶运到钢瓶倒残处,应及时倒残,漏气瓶更要从速处理。3一次没倒净残液的钢瓶应再次.
-
电梯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电梯出现故障或停电困人,需要把困在轿厢内的人员救出,可由本单位经过专门训练的,持有电梯维修证的维修人员按下述方法实施救出。1切断电梯主电源,防止电梯意外的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
-
有机热载体炉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热载体炉系统压力试验系统清洗的全部操作过程。本标准规定了有机热载体炉联动冷态试车和联动热态试车的全部操作过程。本标准规定了有机热载体炉运行操作维.
-
地拖包装升降机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熟悉升降机的基本构造性能参数。2.掌握操作方法和安全装置的功能。升降机的启动者都要遵守操作规范,如有违反规定造成事故,后果由自己承担。3升降机应该专人使用,未经主.
-
锅炉给水泵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描述:锅炉给水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轮驱使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沿叶轮中心向四周甩出,经泵壳送入管道。2.职责:2.1 操作人员应按照本规程要求.
-
雨污水管道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因近几年本市多次发生雨污水井下作业发生事故,造成部分人员伤亡,集团领导对在雨污水检查井内作业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并且对施工管理在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措施施工器材等方面提出更高.
-
钢瓶充装操作规程气瓶充装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并严格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灌瓶作业:1 新钢瓶或检验第一次充装时,必须经过抽真空真空度不低于 600mmHG或充氮气置换处理。2灌瓶用秤应保持准确.
-
起重吊装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2操作人员身体条件应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3严格遵守本规程和其它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严禁酒后作业;4严格执行.
-
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安全操作规程一人员1驾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经考核同意后方能从事叉车驾驶,严禁无证驾驶;2正确佩戴好口罩及安全帽,严禁酒后驾驶,行驶中不.
-
使用高压钢瓶安全规程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晒。可燃性气瓶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氢气瓶应放在远离实验室的专用小屋内,室内严禁烟火,氢气用紫铜管引入实验室,并安装防止回火的置。2.
-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为了能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好叉车,确保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叉车及货物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损伤,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特制定本规程。1使用叉车之前,请仔细阅读叉车上所有的安全标牌所示.
-
锅炉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操作规程 1.1 点火 1.1.1 锅炉点火前必须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并确认正常。1.1.2 点火后开压时,要保持炉温慢慢开高,从冷炉到使用工作压力。1.1.3 开压过程中,必.
-
锅炉车间汽水采样冷却器安全操作规程汽水采样冷却器的工作原理是将锅炉温度较高的汽水混合物,加以冷却以便于水质取样及测定。2.职责:2.1 操作人员应按照本规程要求操作汽水采样冷却器,使经过冷却后的炉水达.
-
制酸工序余热锅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必须经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万可独立操作。2接班时,必须向交班人详细了解上班运行情况,检查各压力表饱和蒸汽压力烟气进出口负压等,温度 饱和蒸汽温度给水温度烟气进出.
-
移动式起重机工安全操作规程1基本规定1新机或经过大修以及改变了原主要性能的起重机,应经载荷试验和检查验收合格,办妥交接手续后,方可投入运行。2超过预修期而需继续运行时,必须通过技本鉴定,规定允许超期使.
-
吊杆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 认真执行流动机械安全通则及汽车驾驶的有关规定。第二条 合理配置链钩,检查吊具有无变形开裂开焊等现象。第三条 行驶时:1吊臂升至不影响行车视线的位置,框架须向后倾,挂好链.
-
人货电梯安全操作维修规程一司机人员在电梯行驶前的检查准备工作1开启层门进入桥厢之前,需注意桥厢是否停在该层位置;2开启桥厢内照明及排气扇,打扫桥厢内的卫生工作;3每日开始服务前,先将电梯空载行驶上下数.
-
电梯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一般 规 定11 电梯司机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12 司机身体条件遵守本规程 30.1.2 条的规定。13 司机必须熟悉所操作电梯的性能.
-
氧气乙炔瓶使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气瓶存放时,不准靠近热源,距离热源必须在 10 米以上,并不准日光曝晒。2气瓶严禁和油类,化学腐蚀剂等物质接触。3使用气瓶时,应严格检查,如发现有损伤,裂纹或其它危险时.
-
余热锅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a.通烟前或内部检修完毕,在封闭人孔门前,必须确认内部无人和遗留的工具杂物等。b.锅炉大修修补汽水管道和打开汽包联箱过滤器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升降压要缓慢,一般控制在.
-
传输管道工程安全操作规程通信管道施工涉及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市政管理园林绿化供电供水交通管理等诸多方面同时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给线路施工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因此作业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通信线路施工安全技.
-
制酸工序干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上班后,首先检查管道和阀门,各泵槽有无渗漏现象,位液是否在指标范围内,设备及仪器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处理正常后,方可操作。2进行带酸作业时,必须穿戴好耐酸防护用品,如:.
-
塔式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 一般要求:1 塔式起重机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必须严格遵守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2 司机必须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体检合格,经过培训,了解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保养规则,安.
-
索道高低压停送电安全操作规程一.在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未经验明无电前,一律视为有电,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禁止用手触摸带电体;二.操作高压负荷开关时,必须戴合格的绝缘手套,由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必须按下列.
-
低压燃煤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1.凡操作锅炉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锅炉的性能和有关安全 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
-
抓斗桥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a.天车司机必须经特种作业培训和安全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必须熟悉GB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有关内容。b.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穿合体的工作服并做到三紧,必须.
-
起重行车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 总则一目的为了加强行车的日常管理,增强行车的使用寿命,提高行车的使用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二范围公司内的所有行车及其使用人管理者均应遵守本制度。三职责行政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