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化冷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工作前要认真检查设备,安全阀,仪表等。发现问题,立即找有关人员处理。2.坚守岗位保证水位正常和规定的压力。3.安全阀必须灵活可靠,坚持经常检查,安全阀失灵不准开炉生产。4.
-
发蓝处理工表面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穿戴好规定防护用品并打开通风较量,通风 1015 分钟。发蓝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2工作中应按工艺要求调整好发蓝液的成份。调整时加入烧碱每块重量不应超过 1k.
-
油漆涂料工的注意事项使用煤油汽油松香水等易燃易爆物调配油漆涂料时,应有人在旁监护,作业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作业地点必须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作业时严禁吸烟。在外墙外窗悬空高处作业时,应戴好安全帽,系好.
-
化学分析工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制定本规程是为了规范化学分析工的操作,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2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化学分析工岗位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3操作规程3.1 化验室通用安全操作规程3.1.1 使用电.
-
一般天然气配气站安全操作规程一天然气配气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了解天然气的特性及其操作要求,并经操作训练与考试合格,不准独立进行操作。2非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配气站。外单位人员未经有关部门批准.
-
电刷镀工安全操作规程1 工作前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戴好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2 刷镀前检查车床手柄要放在空档位置,卡盘用手搬运应灵活,加润滑油,然后低速运转 35 分钟,正常后进行工作。3 检查刷镀工.
-
危化品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基本要求作业现场应统一指挥,有明确固定的指挥信号,以防作业混乱发生事故。作业现场装卸搬运人员和机具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非装卸搬运人员,均不准在作业现.
-
煤气调压站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运行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2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3负责调压站的压力调整,保证安全供气。4负责压力和流量的记录。5负责对用户的服务工作,例如城市和自制煤.
-
弹尾浸漆自动线技术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检查烘箱内是否正常,电器设备是否良好,传动部位加好润滑油,将门窗插销抽开,确认安全后方能投入生产。2严格按工艺规程的规定调漆,控制好烘箱的温度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0.
-
输送泵机安全操作规程1.开泵时应先检查油舱中油量合适,并用手能转动泵轴,并保证泵腔内充满液体。2.泵启动前应将出口阀关闭,使在流量为零的情况下启动,这时泵所需功率最小,以避免电动机启动时过载而损坏电器.
-
液氧液氮操作规程一概述1目的:本规程指导操作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液氧液氮2使用设备:低温液体储槽气化器稳压装置3引用文件:二操作步骤1供气前准备工作1.1 检查储槽内压力是否正常。1.2 缓慢打开出液阀,.
-
污水处理过程运行管理操作规程总则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
-
乙炔发生器操作规程及保养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每班至少应有两人操作。2.新安装或全部清洗后第一次使用时的操作程.
-
高压泵试验台操作规程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方可进行操作,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制度。2.工作前应严格按照润滑规定进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适当,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杯油线油毡等清洁。3.闭合.
-
理化试验工安全操作规程物理检验使用电气设备时,应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设备的电压相符,不符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气设备,也不得用湿手接触电气开关。机械性能试验前应对试验机进行检查,确认.
-
荧光粉处理操作规程1 概述1.1 目的:由于生产线的涂粉车需要清洗,将剩余的荧光粉冲洗掉,冲洗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荧光粉,因为荧光粉是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不能排入下水道生物不能处理荧光粉,甚者会死,所以要.
-
高压无气喷涂泵操作规程1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2喷涂燃点在 21以下的易燃涂料如硝基.
-
卸车台装卸槽车操作规程一 熟练掌握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原理及调压系统性质。二 调压区域卸车台及调压间杜绝一切明火,严禁开对讲机手机等易产生火花的电器设备,严禁穿带钉鞋,以免产生静电。三 当槽车内气体压力低.
-
加药间操作规程1开机前检查:1检查所有管道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检查各加药设备的剂量泵搅拌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检查电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体。2各种药剂的配比和投加方式:果汁废水治理工程共投加五种药.
-
汽油机操作规程一发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机油面是否符合规定,不允许油面过高或过低,以节约燃润料,保证机械正常运转。2检查燃油是否足够,油箱内有无积水。3检查冷却水是否足够。4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是否足够。.
-
分析化验安全技术规程一防火规定1打火机必须指定专人放在指定地点保管,不准随身携带。点燃煤气灯应使用打火机,禁止使用纸捻引火。2处理超过一立升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包括电炉2 米以外,处理沸点较低的乙醚.
-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为氰化钾氰化钠山奈 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氰化金钾及配制品黄铜盐仿金盐的总称。氰化物毒害性非常严重,口入 0.1 克即使人致命,与酸相遇立即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如吸入体内进入.
-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化石油气贮灌厂站建设,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钢瓶的灌装运输贮存使用及定期检验的基本安全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石油企事业单位及用户。2 引用标准.
-
酸洗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1酸洗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围裙工作服和长统胶鞋。2酸洗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在配制酸液和酸洗过程中均应开动风机。酸洗槽周围应加遮栏。3运送酸液或向槽.
-
导热油泵操作规程一启动前准备1检查泵机上润滑油位是否在标定的油标中线,避免过高或过低;2检查泵机各个部位的固定联接螺丝有无松动,联轴器两轴位置是否同心,端面间隙是否适合35mm;3盘车 35 圈看转动.
-
黑药烘干室技术安全操作规程1烘干前应检查箱内有无其他易燃物品,蒸汽开关。管道有无故障门窗插销是否抽开。2操作中要做到轻拿轻放,严禁在烘房内梳发或敲击磨擦;药粒散在地上或烘箱内要及时扫除,倒入废药箱内,.
-
仪表调试工安全操作规程1电动仪表的供电电压与仪表的额定电压相符。供电电压波动较大时,应予稳压。直流电源要检查确认极性。2电动仪表的电源变压器的一次线圈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其电阻值不应小于 0.5 兆欧.
-
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或使用化学品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2.搬运化学品前,应检查容器 包装,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确保完整无损牢固,如发现破损渗漏必须立即进行安全处理。3.搬运化学品时,.
-
安全阀调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开启压力的调整安全阀出厂前,应逐台调整其开启压力到用户要求的整定值。若用户提出弹簧工作压力级,则一般应按压力级的下限值调整出厂。使用者在将安全阀安装到被保护设备上之前或者在.
-
碱煮工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者应熟悉碱煮槽中各管路开关的作用和碱煮操序等。2注意观察碱煮槽内溶液沸腾的情况,当碱液沸腾后则应将开关小,随时调节开关以使碱液工作温度处于平稳的沸腾状态。3加火碱时一般应放进吊.
-
保险粉安全操作规程一 目的由于车间使用的保险粉有强烈的致敏性和刺激性,属于自燃危险品,遇水剧烈反应,可引起燃烧,为防止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车间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制定保险粉安全操作规程。.
-
酸洗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1酸洗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围裙工作服和长统胶鞋。2酸洗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在配制酸液和酸洗过程中均应开机风动。酸洗槽周围应加遮栏。3运送酸液或向.
-
液体燃料烘炉操作规程1油槽在安装完毕后,一般要进行充水充气试压,试漏合格,充压试验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一般是充水后 20min 无渗漏即为合格。2临时油泵试运转合格,泄漏率合格,压力表接地线齐全.
-
酮苯脱蜡脱油工艺应注意什么1.工艺简述酮苯脱蜡脱油工艺是以润滑油馏分或精制油为原料,丁酮和甲苯为二元混合溶剂,或丙酮和苯及甲苯为三元混合溶剂,利用丁桐和甲苯混合溶剂具有易溶解油而难溶解蜡的特性,在低温.
-
油罐检尺操作规程一操作人员上罐前必须准备好量油用工具器具。二上罐时,必须穿好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和无铁钉劳保鞋执行上罐安全技术规范。三上罐时要小心,动作要轻,严禁在罐顶开关手电或用铁器敲打设备和用其它方.
-
化学危险物品的装卸搬运规定1.必须轻拿轻放,严防振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2.严禁性质相抵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物品混合装载。3.对怕热怕潮的化学危险物品,要采取隔热和防潮措施。4.装卸搬运毒害腐蚀性放射化.
-
易燃溶剂液贮运使用技术安全操作规程1 易燃溶液系指汽油煤油酒精香蕉水松节油油漆甲苯二甲苯和其它各种低溶点的溶液。2 运输贮存指车间贮存库,使用易燃溶液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程:1 易燃溶液装车应平稳或拿稳.
-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化工分析工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2 分析药品要分类存放,强氧化剂低沸点易燃物,能相互发生激烈作用的药品要按最小包装量储存。药品库中不得超量,不得混放。严禁将危险品大量存.
-
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1.0 作业条件1.1 固定式空气压缩机必须安装平稳牢固,基础要符合规定,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停置后,应保持水平,轮胎应楔紧。1.2 空气压缩机作业环境应保持清洁和干燥。贮气罐须放在通风.
-
化工生产停车操作规程一生产中紧急停车反应釜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有权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釜,排汽降压,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一釜内工作压力温度超过许用值,采用各种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二釜盖釜体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