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氰水处理技术操作规程1.工艺指标1.1 生产指标要求1.1.1 处理后 CN 50mgl1.1.2 残酸浓度 0.10.81.1.3 成品氰化钠浓度231.1.4 贫液酸化 PH 在 1.521.2.
-
罐区运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1建全各种岗位责任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操作人员必须身着棉质工作服工作帽及手套等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方可进入罐区,罐区操作如需使用工具,有条件的使用铜制工具,无.
-
真空蒸发工序安全操作规程1日常巡检时,注意检查各工艺管道法兰阀门搅拌机泵槽是否正常;发现漏液,立即通知仪表室或班组长。2真空蒸发工序温度较高,现场点检时必须戴好手套。3每班必须对蒸发罐及相应管道进行点.
-
氯气硫磺炉操作规程1 接开车通知后,提前开启热水槽管道泵预热气化器,氯气瓶微开一下看有无泄漏,检查疏水器是否畅通,认真记录换瓶时间和重量。2 氯气空瓶堆放高度不准超过 3 层,重瓶堆放不准超过 2 层.
-
废酸工号安全操作规程1在脱铜设备附近闻到臭味时,立即报告班长;并做硫化钠滴定实验,检查除害塔系统是否正常。2测试上清液时,上下直梯应抓牢扶手,站在上风向,略侧向人孔,提取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放回浓密机.
-
易燃液体从槽车卸入油桶操作规程1至15条操作规程与上述相同。16提前将所有空桶有序排放,五排桶为一组单元,中间通道可换漏桶,可走老虎车,边沿通道可通汽车相邻物资距离一米以上。17提前检查桶内有无杂物脏.
-
储罐区安全操作规程一 送溶剂车辆进入储罐区前,必须在指定的地方给该车洒水冷却及释放静电。二 操作人员确定自己已经穿上防静电衣裤并佩戴好安全帽后,将车辆带到卸货区,并且检查司机及随车人员携带烟火手机,确.
-
圆盘粉碎机安全操作规程1.开机前,应先检查机器有无杂物卡死,方可开机;2.揭开机盖,取出接样抽屉,清扫干净;3.盖好机盖,开机运转后停机,旋动螺杆,根据样品粒度要求,调节磨盘间距;4.调好间距,旋紧定.
-
空冷塔安全操作规程1 开机前稀酸循环槽液位:加至总量的 23,防止抽空。2 检查循环泵是否完好可用连接是否牢固。3 检查泵进出口阀门。4 开启冷却水。5 联系净化岗位开机6 严禁带负荷启动7 严格控制.
-
油漆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 总则为了保证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在施工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
-
输煤冲灰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禁止在输送机运行时进行人工清扫,不得用铁棒调整皮带。2不准站跨和坐在皮带上,禁止用皮带运载其它工具。3清理煤仓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并设专人监护。4起动电磁铁设备时,若发现电.
-
电铜洗涤机组及残极洗涤机组含 ISA 残极机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搬运散落断耳电铜残极时,要在放置点放好垫木;搬运人员应步调一致并小心轻放,避免被压伤。2处理机组内断耳电铜和残极时,应使用工具捆扎,并由.
-
油箱清洗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穿戴好工作服,清除工作场地障碍物。2起重机构及吊挂附件应定期作载荷检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严禁使用。3生产现场严禁烟火。4清洗油箱时,工作人员不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许由他.
-
磷化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围裙工作服和长统胶鞋等防护用品。打开通风设备并检查各通风系统是否良好。2对化学去油槽及酸槽在工作中需补加水时,必须用胶皮管子在远距离缓慢.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安全生产要点1 工艺简述生产聚酯的方法有 DMT 酯交换缩聚路线和 PTA 直接酯化路线。这里重点叙述 DMT 酯交换缩聚路线。简要工艺流程是:将 DMT 和乙二醇同时加入酯交换.
-
丙烯腈安全生产要点1 工艺简述丙烯腈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丙烯氨氧化法和乙炔氢氰酸合成法。其中丙烯氨氧化法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氧化和回收精制。简要工艺过程:丙烯与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应器,由分布器均匀分散.
-
尾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本岗位容易发生的事故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淹溺2.本岗位涉及到的危化品:无3 紧急停车的一般程序为:3.1 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通知相关岗位调度车间领导反应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停车.
-
化学取样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取样工作安全要求汽水取样地点,应有良好的照明。取样时应戴手套。汽水取样应通过冷却装置,应保持冷却水管畅通和冷却水量充足。取样时,应先开启冷却水门,再慢慢开启取样管的汽水门.
-
保险粉安全规程一目的250时能自燃。加热或接触明火能燃烧。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为防止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车间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制定双氧水安全操作规程。二范围适用于染整车间所有工序三.
-
油罐清洗规程1 清罐原则1.1 下列情况的油罐需要清洗:1.1.1 油罐检修改造或采用新的技术措施;1.1.2 罐内污染较多,影响油品质量;1.1.3 换装品种,原装油品对新装油品的质量有影响;1.1.
-
氟塑料和衬胶加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氟塑料加工:氟塑料是一种稳定的不活泼物质,对人体无害,但在 39高温下即开始分解,同时放出氟光气全氟异丁烯等剧毒气体,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加工含氟塑料时应注意下列事.
-
双氧水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由于双氧水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具有强氧化性及腐蚀性,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撞击摩擦震动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吸入本品蒸汽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
-
油漆玻璃工安全操作技术基本要求1各类油漆和其他易燃有毒材料,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放;挥发性油料应装入密闭容器内。2存放油漆调配油料的库房通风应良好,不准住人,并应配置消防器材和挂设严禁.
-
玻璃及陶瓷器皿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器皿时必须小心轻放以防碰坏。2加热时不可使器皿骤热,并应注意抹干器皿上流下的水。3烘干玻璃器皿时,温度应维持在 120以下。4洗涤玻璃仪器时注意勿碰破。5不可用细砂洗擦.
-
剧毒品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为氰化钾氰化钠山奈 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氰化金钾及配制品黄铜盐仿金盐的总称。氰化物毒害性非常严重,口入 0.1克即使人致命,与酸相遇立即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如吸入体内进入血.
-
油压机压药技术安全操作规程1上班前检查油压机模具及其操作系统是否完好,并开空车试转,确认无故障的情况下,方能投入生产。2生产中不准使用黑色金属辅助工具。工房内禁止存放其它黑色金属工具物品。3药物加热温.
-
油料库安全操作规程1油库重地,未经领导许可不得入内。2进入油库区内,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发火物和易燃物。3油库区内禁止吸烟,油库周围 30 米以内禁止使用明火。库内应保持通风良好。4发生火警时,应立即.
-
高压聚乙烯安全生产要点1 工艺简述本生产工艺以高纯乙烯为原料,有机过氧化物为催化剂。在超高压条件下高温聚合,得到低密度聚乙烯产品。本工艺由压缩聚合分离造粒混合加工等工序组成。简要工艺过程是,将新鲜乙烯.
-
苯酚丙酮安全生产要点1 工艺简述本生产工艺以丙烯和苯为原料,三氯化铝络合物为催化剂,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同时联产丙酮。其主要工序由烃化氧化分解精馏回收组成。简要工艺过程是原料苯经苯精制塔脱水至含水 5.
-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一一般规程1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毒品和腐蚀品。2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
-
氯乙酸安全操作规程1投料前打开人孔盖,仔细检查釜内各管线是否完好。否则检修后封人孔。准备投料。2按照要求:先投乙酸,再投硫磺。3检查个控制点出气管是否畅通。投料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检查温度计比重计是否.
-
高压油泵安全操作规程一油泵和千斤顶要用规定油号工作油,一般为 10 号或 20 号机械油,亦可用其他性质相近的液压用油,如变压器油等。灌入油箱的油液必须经过滤。经常使用时每月过滤一次,油箱应定期清洗。.
-
凝析油外输泵操作规程一检查1检查各连接处螺栓拧紧,不允许有任何松动;2检查并清理泵体和周围的杂物;3检查润滑油油位在 1223 之间;4检查电机接地线完好;5盘车 23 圈,泵轴应运转灵活;6将该泵调.
-
使用易燃品安全规程1 不许将易着火的物质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试验地区附近。2 在贮存易着火的物质的周围不应有明火作业:点着的煤气酒精灯燃着的火柴和其它等;3 3 用在蒸馏或升华时易着火的物质应注意;a不许.
-
风机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按电动机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2检查机组所有螺栓是否把紧,并检查确认一切均正常。3检查润滑油应符合 22汽轮机油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规定。油箱中.
-
热媒油炉系统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一热媒油炉部分1检查有否燃料油柴油及对设备管道阀门进行全面检查后才能开机。2将热媒油输送循环管路部分的阀门调整好。3开动热媒油泵自动按钮,风扇转自动,先点小火,待 5 分钟.
-
MDEA 循环泵操作规程一检查:1检查各连接处螺栓拧紧,不允许有任何松动;2检查并清理泵体和周围的杂物;3取出油标检查油位在红线以上,油位在油标的 1323;4检查电机接地线完好;5盘车 23 圈,泵.
-
容器管道维修操作规程一对酸碱设备容器管线检修时,要清除内部的残余物料,对其中和清洗吹扫至无伤害作用。二在检修时,要提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配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具。三对设备容器管道检修时,要特别注意腐蚀情.
-
QWWJ400 型无油空气压缩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1.空压机工作环境要求清洁干燥通风无污染和腐蚀性气体;2.空压机必须单独设置保护地线,并与机体相连,确保机器与大地良好连接;3.开机前必须先核实该设备的.
-
氢气瓶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设有专门存放氢气瓶的气瓶房,气瓶用不锈钢支架固定;2.气瓶附近不得设置热源,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禁止敲击碰撞气瓶;3.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安装减压器时操作者位于出口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