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电气调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进行耐压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须接地。被试设备或电缆两端,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加锁,并对仪表接线等检查无误,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2.电气设备或材料作非冲击性.
-
电工安全技术规程 一般要求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2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
-
电工空调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应备齐工具并检查是否完好,技术状态是否良好。2在车上进行电工作业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地毯及座位,并保持车辆的整洁。3在装有微机电脑控制系统的汽车上进行电工作业时,如无.
-
电动闸门安全操作规程含手电动两用闸门一开机前,要认真检查机电设备各部件,各润滑部位和减速机是否缺油。二检查扇形栅板闸板有无变形,配重螺栓及各部螺丝有无松动。三经常保持限位开关的清洁,确保开关动作可靠。.
-
电动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起动前准备1电动机应装设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并根据设备需要装设断相和失压保护装置。每台电动机应有单独的操作开关。2电动机的熔丝应按规定装接,熔丝额定电流应按下列条件选择:1单台.
-
电动吹尘器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检查电源线与插头是否完好,手柄应无损坏和裂纹,不可沾染油脂。2吹尘器不可受潮弄湿,也不可在潮湿的环境使用。3在工作空档,不使用吹尘器或对吹尘器做任何换修的工作时,必须拔出.
-
电车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在电车解体过程中,上下部要配合工作,做到互唤应答,上下部的工作,要避免同时进行而发生危险。注意吊车的合理使用,不违章指挥。杜绝吊运过程中,伤人或损坏电器设备等事故。2在清扫时.
-
第五章架空和电缆线路上工作的安全措施第一节 线路停电工作的安全措施 第148条 线路停电工作,除应完成第三四章规定的有关技术和组织措施外,还应遵守本章的规定。第149条 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的产权属于用.
-
电工安全规程1 个人穿戴,所用工具,器具等必须安全可靠,绝对讲究绝缘二字。2 值班或组织日常检修工作,必须二人以上进行,不得单独作业。3 所用电机及电气装置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地线一般不小于下列.
-
电风扇安全操作规程电风扇应有安全保护接临地线,风扇前后都必须有防护罩,护网规格应符合GB819687规定。使用前要对电风扇的防护装置风叶电线插销等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开动,悬挂式风扇还要检查固.
-
电动砼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1.经考试合格前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交接班制度。2.工作前应严格按照润滑规定进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适当油路畅通没标窗醒目油杯清洁。3.检查各.
-
电动葫芦的安全使用规程电动葫芦是一种小巧灵活的起重运输设备,如果使用不当,会有许多安全的问题,如钢索的质量上下限位保险导索器电器设施等,都可能出现问题,及时的维修是必要的,而正确的使用也是关键,近段检.
-
电磁座钻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由熟悉磁座钻性能的人员操作。2使用前检查磁座钻机壳和电源夹具等完好无损方可使用。3操作者必须戴防护眼镜,衣物不得过分宽松,女工长发应盘进安全帽内。4高空作业时,磁座钻一定要安.
-
电表工安全操作规程1基本措施1保证安全的技术规程:在前部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需做好下列措施:断开电源:对于可能来电的设备,包括一切变电盘及电气操作盘,必须停下油开关拉下刀闸,或取下保险油开关系.
-
第九章 使用安全用具工具和进行其它作业的规定 第一节 使用安全用具的规定 第290条 安全用具包括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用具。第291条 绝缘安全用具分为两种:一 基本绝缘安全用具其绝缘强度足以抵抗电.
-
第七章使用携带型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工作的规定第一节 核相工作的规定 第248条 使用核相杆和电压互感器进行核相工作应填写小组工作票。此项工作至少三人进行。监护人应在场,不间断的进行监护。第249条 所用.
-
低压配电室停送电安全技术规程一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经医生鉴定,无碍本工作的病症,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方能上岗作业。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验电和监护等制度,并熟知触.
-
低压配电装置操作规程及保养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2.低压配电装置包括低压开关柜低压配电柜低压电容器柜动力配电箱.
-
低压配电房安全操作规程技术原则:不得带负荷拉合刀闸停送电操作程序:一合闸送电操作规范:合上低压侧总刀开关合上低压侧总空气开关合上各分路刀开关及负荷开关。1。非专职电工不得进行合闸操作作业。2.合闸前,.
-
低压配电柜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检查1有无警示牌接地线短路线或其他异物。2开关的位置是否正常,触头是否损坏。3灭弧罩是否完好,绝缘外壳是否损坏。4操作机构是否灵活正常。5电压是否正常。二操作中1合闸:先.
-
低压带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下雨下雪时严禁露天进行带电工作。2必须有一电工在旁担任监护,不得中途离开。3所有工具都必须完整的绝缘手柄,并须有监护人员再次检查绝缘确定无疑。4工作者必须穿上袖衣裤,并紧扣袖口.
-
低压带电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低压带电作业应设专人监护。2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其外裸的导电部位应采取绝缘措施,防止操作时相间或相对地短路。工作时,应穿绝缘鞋和全棉长袖工作服,并戴手套安全帽和护目镜,站.
-
地面变电所配电工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60;160;160;160;160;160;160;1变电工应具备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熟知变电所运行规程及设备完好标准。160;160;160;160;16.
-
地面变配电工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本规程适用于煤矿的地面变配电所变配电所值班员。二上岗条件1值班员应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无证不得上岗工作。2有一定的电工基础知识,熟知变电所运行有关规程及标准,熟悉煤矿安.
-
带电作业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一般安全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500kV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以及低压带电作业。在.
-
磁吸盘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检查手柄锁紧装置是否良好,如有损坏,需修复正常后方可使用。2被吸吊的板材表面需平整清洁无杂质油污,严禁超负荷起吊。3吊运时应将吸盘放置于工件表面.
-
电耙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经过短期学习,了解机器的基本结构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术,上岗前须由熟练的操作人员监护,熟练后再单独操作,操作时精力要集中,要求机械工作平稳,防止操作过猛发生意外事故。2作业.
-
第六章低压电气设备和二次回路上的工作第一节 低压配电盘和低压回路上的工作 第234条 配电室低压配电盘开关柜全部停电作业和部分停电作业,应填写小组工作票。在低压线路上进行接户线工作和低压回路上工作包括.
-
低压配电室维护与检修安全操作规程1配电室内的照明和通风设施要定期检查,保持完好;保持地面干净仪表清洁。2定期检查电缆沟,保持沟内无杂物和积水。3定期检查巡视电柜内的元件标号和端子牌号。发现模糊不清时应.
-
低压配电房设备操作规程一目的保证低压配电房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保障设备完好正常供电。二适用范围低压配电房配电设备的操作。各管理处可根据本管辖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操作规程。三操作规程1应密切注意.
-
低压带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低压带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低压带电工作必须两人进行,一人工作,一人监护。第二条所有工具都必须有完整的绝缘手柄,并须有监护人员再次检查绝缘确定无疑。第三条 带电工作时要扎紧.
-
地面变电所设备操作规程1.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现场实际操作实习,经考试合格,方可担任值班工作,值班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变电所的供电系统运行方式和设备性能,熟悉和掌握供用电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2.操作.
-
带极埋弧自动焊技术操作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LG1200R型带埋弧自动焊机的技术操作要求和作业程序本标准适用于LG1200R型焊机的操作2 引用标准参照西德进口的LG1200R型焊机说.
-
打夯机安全操作规程 1夯机使用前检查绝缘线路漏电保护器定向开关皮带偏心块等,确认无问题方可使用。2夯机操作时,要两人操作:一人扶夯机,一人整理线路,防止夯头夯打电源线。3夯机拐弯时,不得猛拐和撒把不扶.
-
充电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人员应穿防酸服,橡胶手套绝缘靴充电设备应放置在通风干澡的地方,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小于20米,充电场所严禁有烟火;二充电前,应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位温度比重连接线以及充电.
-
电镀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电镀车间之前应该佩戴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口罩工衣劳保鞋等 2在所有药水缸及其附件维修作业时,或需要接触药水或附有药水的零部件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毒手套和口罩,尤其在银缸,预镀.
-
电动可调堰门操作维护规程一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应熟悉的电动可调堰门构造及工作原理。2确保电机电源线连接正确,供给电压正常。3开动前应检查值班记录现场控制柜的指示开关。拨手动档位,按下开停按钮为开,按起.
-
电动割线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 1 条 必须持合格证上岗操作,无证不准上岗工作。第 2 条 操作人员应熟知割线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及主要参数。第 3 条 班前严禁喝酒,操作时应精力集中,不准与.
-
电除尘器高压整流设备操作规程1.注意事项首次升压前的高压柜检查:常规检查高压控制柜内部各个部件良好。首次升压前的变压器检查:油位油色渗漏油情况,吸湿器的干燥剂,进线电缆,出线套管及信号反馈线与屏蔽线接.
-
电气焊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一职业危害因素在焊接切割工件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锰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紫外线等。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慢性锰中毒。二操作规程1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