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AQT9006,2010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一,安全方针目标,31安全方针,32安全目标,43安全目标和指标考核办法,5二,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111公司安全生产职责,112公司主要领导,.
-
公司公司文件文件安全20,第05号关于调整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通知公司各部门,所属各单位,为了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研究.
-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一,目的一,目的为了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引导和教育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安全.
-
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文件编号,文件编号,编编制,制,审审核,核,批批准,准,发布,年月日实施,年月日目目录录版本号分发号发放部门受控状态一,安全方针.
-
班组岗位安全达标管理制度一,目标一,目标企业开展岗位达标工作,主要以基层操作岗位达标为核心,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规范现场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公司的首位工作,搞好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兴衰成亡,更关系到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和维护广大员工生命安全,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
-
生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管理制度1目的目的为杜绝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公司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过程的.
-
液化气站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精选3篇,第一条为加强对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管理,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凡在本省境内设计,制造,安装,销售,检验,.
-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对公司设备,含备品配件及外加工配件,下同,的购买,验收,使用,维护,检修,报废分类管理,完善设备台帐和设备事故的处理等进行程序规范设备管理,使之达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制.
-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相关文件档案,管理过程相关记录的完整性和合规性,使其在安全管.
-
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一,液化气槽车运输管理一,液化气槽车运输管理1,1,液化石油气的汽车运输应配固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专业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
液化石油气瓶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液化石油气瓶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液化气钢瓶的安全使用,1,液化石油气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钢瓶,并且从正规渠道购买液化气,2,液化气瓶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减压阀,限压阀,.
-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仓库防火安全管理,保障国家和公司财产免受火灾危害,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一,仓库建筑1,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仓库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经公安消防.
-
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管理制度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管理制度,一,根据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北京市餐饮服务业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要求制定本制度,二,企业要从取得燃气经营许可的合法企业购买液化石油气,要使用有燃.
-
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制度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制度11,风险点辨识,风险点辨识1,11,1储存,充装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储存,充装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电气伤.
-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规定高处作业分级,作业过程安全要求与防护和的管理,减少事故发生,2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用于公司内从事的高处作业,3,3,术语解释术语解释3,13,1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在.
-
液化气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液化气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篇,液化气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液化气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消防岗前培训制度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消防安全责任人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年度消.
-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对公司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
-
一液化气站经理岗位平安职责经理对液化气站的平安生产,经营全面负责,是液化气站平安生产第一责任人,关于液化气站由于违反平安,指令或因治理不善出现的事故应负领导责任,因本人工作失职造成损失,担当相应责任,.
-
液化气站设备仪器管理制度液化气站设备仪器管理制度11,为加强设备仪器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检验等管理工作,使设备仪器保持完好状态,特指定设备仪器管理制度,22,设备仪器实行站级管理和岗位管理,.
-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一,目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定了安全用电的基本要求,对电气安全管理,临时用电,防止人身触电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实现优质,高效,安全,卫生.
-
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一,目的一,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
-
液化气站罐区巡检制度与液化气罐使用安全管液化气站罐区巡检制度与液化气罐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理制度液化气站罐区巡检制度液化气站罐区巡检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是指对液化气站的安全检查内容,目的,方法,要求和评比等而.
-
液化气站气质分析报告管理制度202,扩展阅读,液化气站管理制度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115215液化气站入站须知7,不准在生产区内修车,擦车,防水9,外单位来站人员,未经批注动用站内生产设备,不准自行罐瓶.
-
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管理制度,一,根据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北京市餐饮服务业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要求制定本制度,二,企业要从取得燃气经营许可的合法企业购买液化石油气,要使用有燃气运输资质的企业运送气瓶,.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管理制度一,目的一,目的为了使认识和了解与本公司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提高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
-
液化气站罐区安全检查制度与液化气站设备仪器管理制度液化气站罐区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是指对液化气站的安全检查内容,目的,方法,要求和评比等而制定的规定,安全检查制度是保证安全检查能正常有效地进行,为.
-
1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规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配置,使用,保养,维修等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管理,2,职责2,.
-
液化气站设备仪器管理制度1,为加强设备仪器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检验等管理工作,使设备仪器保持完好状态,特指定设备仪器管理制度,2,设备仪器实行站级管理和岗位管理,设备技术人员负责全站设备仪器.
-
液化气站罐区巡检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是指对液化气站的安全检查内容,目的,方法,要求和评比等而制定的规定,安全检查制度是保证安全检查能正常有效地进行,为安全工作提供约束力,液化气站应切实执行安全检查,不能为.
-
站长,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旳有关液化石油气贮存,充装,运送,销售旳政策和法令,2,贯彻贯彻好,安全第一,防止为主,旳安全生产方针,组织管理好站内设备安全和消防安全,3,对本站各.
-
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液化气是当今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等有机化合物,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居民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注意事项,一,预防液化气事故的措施选用.
-
一液化气站经理岗位平安职责一液化气站经理岗位平安职责经理对液化气站的平安生产,经营全面负责,是液化气站平安生产第一责任人,关于液化气站由于违反平安,指令或因治理不善出现的事故应负领导责任,因本人工作失.
-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为加强设备的管理,安全合理高效的发挥设备的功效,是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规范公司设备检修,维护与保养工作,特制定本制度,2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
-
动火安全管理制度1,液化气站内严禁烟火,2,上岗人员不准随携带火柴,打火机,香烟等物品,3,因设备检修等情况必须动用明火时,要书面报告公司,获得批准后,采取可靠安全的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4,用锅炉取暖.
-
精品文档进站须知1,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2,严禁携带火种,火机,火柴,香烟,穿铁掌鞋,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库区,3,严禁工作车辆进入库区,工作车辆经允许进入库区的,必须带火罩,4,以上各条请顾客自觉遵.
-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1,1,目的,目的,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避免标识的混用发生,对安全警示标志进行统一管理,2,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公司生产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的管理,包括,警告类,警示类,指令性,提示.
-
液化气站罐区安全检查制度与液化气站设备仪液化气站罐区安全检查制度与液化气站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器管理制度液化气站罐区安全检查制度液化气站罐区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是指对液化气站的安全检查内容,目的,方法.
-
液化气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目的和内容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体系,增强事故隐患督查管理,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富安全,拟定本制度,一,职责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付事故隐患.
-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目的一,目的通过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三,定义三,定义按照GB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