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讲解了矿井火灾的严重性,强调做好矿井防火、灭火工作对于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文章描述了矿井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指出矿井火灾需要具备可燃物、热源和氧气供给三个条件,并具体说明了矿井外因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不按规程规定作业产生明火。文档列出了矿井火灾容易发生的地点,包括瓦斯、煤尘爆炸地点、放炮作业地点、皮带及机械摩擦地点等。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矿井火灾,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禁止在井口房和主风机房附近50米内使用烟火或火炉取暖;严禁在井下使用灯泡取暖及从事电焊气焊工作;井下不得存放易燃液体,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和布头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定期清理;严格管理放炮操作,防止多芯线放炮、放明炮;设置消防材料库,在机电峒室、火药库、皮带机巷、材料库、采区巷道等地点配备灭火器材;采取措施防止电气短路和机械运输摩擦形成热源;架线电机车的裸导线与金属支架之间距离要符合规程要求以避免短路引发火灾;火灾发生后,根据情况调整风流,如反风、停止主扇运转等方法确保风流稳定。
《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适用于煤炭开采行业,特别是针对地下矿山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一线作业人员。此文档为这些人员提供了详细的矿井防灭火指导方针,帮助他们了解矿井火灾的危害、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办法。通过遵循文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矿井火灾的风险,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