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火、防水措施》讲解了矿井在应对水患时的一系列综合防治策略,从地表水治理到地下水疏干及探放等多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对于地表水治理措施,《矿井防火、防水措施》描述了合理确定井口位置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高台、拦洪坝,以及采取填堵通道如填坑补凹等方式防止雨雪水渗入;还介绍了整治河流的方法,例如整铺河床以减少河水渗入,或者通过河流改道避免矿区受水害影响,并且提及修筑排(截)水沟引导水流远离矿区。针对地下水问题,《矿井防火、防水措施》强调了排水疏干的重要性,包括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结合疏干三种方式,确保开采地段处于安全状态。同时,《矿井防火、防水措施》指出了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提出“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超前探放水原则。最后,在无法直接处理水源的情况下,《矿井防火、防水措施》提出了隔离水源的方法,如设置隔离煤(岩)柱和建立隔水帷幕带,并强调为预防突水事故而设置的防水闸门和防水墙的作用。
《矿井防火、防水措施》适用于煤矿、金属矿山以及其他地下矿山企业,尤其是那些位于易受地表水或地下水威胁区域的矿山。这些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营中面临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需要根据本文件提供的防治水措施,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矿山设备设施免遭水害破坏,确保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该文件也适用于参与矿山设计、建设和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矿井防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