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特征及分类》讲解了冲击地压这一煤矿开采中的重大灾害现象,其定义为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因弹性变形能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通常伴有煤岩抛出、巨响和气浪等特征。文章回顾了自1933年中国首次记录的抚顺胜利煤矿事件以来,国内外多个矿区发生的冲击地压案例,特别是2008年河南义煤集团千秋煤矿的一起严重事故,导致20名矿工被困,最终造成9人死亡,11人获救。文中详细描述了冲击地压的主要特征:突发性、表现形式(如煤爆)、破坏性和复杂性。其中,突发性体现在无明显前兆且持续时间短暂;表现形式包括浅部和深部冲击,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为煤体整体移动;破坏性则表现在对煤壁、顶板、底鼓、支架和巷道的损害,甚至引发人员伤亡;复杂性在于其发生与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密切相关,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煤层和开采方法。
《冲击地压特征及分类》适用于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煤矿开采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该文档不仅为相关人员提供了理论依据,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对冲击地压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尤其对于那些面临冲击地压风险的矿区,文档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煤矿生产和工人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