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留矿堆中形成空洞造成采场塌陷事故》讲解了在留矿法采矿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导致留矿堆中形成空洞从而引发采场塌陷的危险情况。文中通过具体案例指出某萤石矿由于矿石粘结性较强,在放矿漏斗上部结拱形成空洞,最终因震动致使悬拱破坏,造成严重伤亡事故。文章详细分析了空洞形成的原因,包括围岩结构不稳定、矿石湿度大易黏结成块、回采进度慢或搁置停采时间长、漏斗间距设计不合理以及二次破碎不充分等多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防止留矿堆中形成空洞造成采场塌陷事故》提出了多项预防措施: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以减少大块矿石和粉矿的产生;加强二次破碎工作确保矿石均匀分布;对于局部不稳定的矿体应采取特殊处理措施;根据矿石特性调整漏斗间距并保持规律放矿。此外,该文还强调了放矿过程中的安全要点,如密切监控矿石下降情况、禁止人员在采场内作业以及采用科学方法处理已形成的空洞,例如利用两侧漏斗放矿、爆破震落、土火箭爆破或高压水冲洗等方式。
《防止留矿堆中形成空洞造成采场塌陷事故》适用于采用留矿法进行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特别是那些存在复杂地质条件(如围岩节理发育、断层较多)或者矿石物理性质特殊(如湿度大、含黏土夹层)的矿区。文档不仅为矿山的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也对一线操作工人具有实际意义,帮助他们了解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从而有效预防此类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