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事故预防措施》讲解了矿井在采掘过程中为防止水灾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文章强调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执行,要求摸清采掘区域内断层、含水层的赋存状况及其准确位置与标高,并及时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防水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文中指出应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订安全可靠的探放水措施并严格审批流程。同时规定了定期测水制度,针对井下出水点建立测水台帐,以便观察涌水变化情况。还提到下山巷道掘进时必须配备并检修排水设备,接近灾害水源时要查明水头压力和充水情况,确定合理的防水煤岩柱尺寸。对于特定情况下必须进行探放水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接近含水层或不明构造等情形。文中还涉及探放水钻孔布置、破碎带穿越时的施工工艺和支护方式等内容,确保承压含水层存在时通过疏放降压使水压降至安全范围。并且要求在穿过含水断层时设立探水警戒线,超前距离大于30米,加强支护防止冒顶。最后指出工作人员需熟悉避灾路线,在雨季到来前做好防汛工作,对排水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定期清理水仓和检修排水设备。
《水灾事故预防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尤其是那些存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矿井。该文件旨在为矿井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工人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预防水灾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强化、合理安排探放水措施、定期监测涌水量、配备完善的排水设施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确保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运营,减少因水灾引发的安全风险,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