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针对煤矿井下水灾威胁所应采取的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该文指出本矿井面临地表水、岩溶水及老窑水的严重威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提出要遵循“探、防、堵、截、排”的原则应对这些风险。文章强调对老窑水和裂隙水建立地下水文动态观察系统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地下水动态观察来进行水害预报。文中还提到强化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搜集相关资料以明确矿井水来源及其与地下水、大气降雨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开采深度对涌水量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策略。针对浅部老窑对矿井造成的较大威胁,需专门规划探放水措施。同时,确保矿井水仓容量和排水能力满足需求,设置防水闸门并准备充足防水器材是保障安全的关键环节。当井巷揭穿破碎地带时,必须提前编制探放水和注浆堵水设计以及各类规程。鉴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易引发水害,需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此外,对于矿区内的低洼积水区域如塌陷、裂隙、老窑等可能成为地表水导入井下的通道的地方,应当实施堵、填密闭处理。最后,要求所有井下作业人员熟悉水灾避灾线路和紧急避灾方法。
《防止水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领域,特别是那些存在地表水、岩溶水、老窑水等水灾隐患的矿井企业。它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方针,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地下环境中开展作业时能够有效防范水灾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