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讲解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水灾的自然条件和原因。文中指出井田地层充水丰富、导水断层发育以及盲目开采现象等是导致水灾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建设中隔水岩柱及新老采区隔水煤柱设置不合理,雨季防汛不力,大量地表水通过井筒或地面裂隙涌入井下也是重要原因。文章还提到因麻痹大意未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而引发事故。对于易发生水害的地点,《水灾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描述了掘进工作面接近承压含水层、溶洞、导水断层附近等地段,以及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动压影响造成隔水煤岩柱破坏的情况。为了有效预防水灾事故,《水灾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坚持执行探放水原则,经常观察井下涌水变化情况,定期清理水仓和检修排水设备,合理确定防水煤岩柱尺寸,及时填图以做好资料准备,并明确了遇到特定情况必须进行探放水的规定。
《水灾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适用于煤矿行业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尤其是从事井下作业的矿工和管理人员。这份文件不仅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水灾预防体系,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为一线员工提供了具体的作业指导,确保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降低水灾风险。同时,它对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份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其更好地监督和指导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