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防护措施》讲解了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确保机械安全的多种本质安全措施。文章首先强调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应避免设计成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以及粗糙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金属薄片棱边需倒钝或修圆以减少潜在伤害风险。通过规定安全距离防止人体接触危险部位或进入危险区域,考虑机器使用时的各种状态、人体测量数据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数值。同时,限制可能引发危险的物理量如操纵力、运动件质量或速度等以减小动能风险,并对预定在爆炸环境中使用的机器提出特殊要求,例如采用全气动或全液压控制系统等。此外,为确保零件机械应力不超过许用值,材料选择及设计遵循专业标准或规范,保证安全性。文中还提到,用以制造机器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不应危及人员安全健康,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优化操作性能和可靠性,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涵盖意外启动、速度变化失控等典型危险工况应对方法,确保关键零部件可靠性,采取定向失效模式、冗余设计、自动监控等预防措施。最后针对气动和液态动力源的安全保护也做了详细说明。
《机械伤害防护措施》适用于各类涉及机械制造、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尤其适合机械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该文档能够帮助上述人员了解如何从设计与制造阶段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这不仅有助于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