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发动机减振方法》讲解了工程机械在工作过程中振动和噪声作为两大公害对整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负面影响,以及司机乘坐舒适性和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文章详细描述了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这些振动的方法。振源控制是贯穿于设计、制造到使用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改善发动机平衡性能、动力学性能等方面。文中指出发动机产生振动的原因包括重心周期性移动、往复运动件惯性力、旋转运动件离心惯性力及气体压力交替作用等,并提出可通过调整设计参数来改变系统固有频率避免共振,利用现代设计方法确保整体设计中的系统工程思想。
对于振动的隔离,《工程机械发动机减振方法》描述了几种有效的隔振方式,如橡胶隔振、螺旋钢丝绳隔振和液压隔振。橡胶隔振根据受力情况分为压缩型、剪切型和复合型,各有优缺点;螺旋钢丝绳隔振因其低频大阻尼特性而能有效降低机体振动;液压隔振则结合了橡胶支承与液压阻尼的优势,在不同频率范围内提供良好的减振效果。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动力吸振器的应用,它属于榨频带控制,使用粘弹性阻尼材料消耗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以郑州“宇通重工”生产的955A轮式装载机为例说明了这种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果。
最后,《工程机械发动机减振方法》强调随着对工程机械性能要求的提升,传统减振技术难以满足需求,采用新技术成为必然趋势,需继续探索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制造技术,实现有效且经济的减振系统,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程机械发动机减振方法》适用于工程机械制造业,尤其是从事发动机研发、生产和维护的技术人员。该文档为工程师提供了从设计源头到实际应用层面解决发动机振动问题的全面指导,涵盖了振源控制、隔振措施选择以及新型减振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对于希望改进产品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而言,这份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适合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基础或项目开发指南,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工程机械发动机减振领域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