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表诸问题的探讨》讲解了可燃性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乙醇等在空气中的危险性,这些气体从煤壁或容器中泄漏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能引发燃烧和爆炸事故。文中介绍了为防止此类事故,在生产场所设置稳定可靠的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表的重要性。该类仪表主要由传感器、一次仪表及二次仪表构成,传感器负责检测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并将其转换成信号传递给一次仪表,再经处理后发送至二次仪表与关联设备。文章重点描述了催化燃烧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其利用无焰燃烧发热改变电桥中黑白元件阻值来检测可燃性气体浓度,并能在浓度超标时发出警报并启动相应措施。同时,文章阐述了传感器应具备线性稳定性、抗干扰性、温度补偿能力、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等特点,还强调了传感元件需具有耐冲击能力和抗“中毒”能力以应对工作环境变化。此外,文中讨论了标定周期、标校人员资格及标定方法等内容,确保检测仪表能灵敏准确地检测可燃性气体浓度。
《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表诸问题的探讨》适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化工产品生产车间以及其他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泄漏风险的工业领域。对于从事这些行业的一线操作工人、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维护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特性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检测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