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讲解了从2001年至2003年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特别是鸡西矿业集团于2003年8月成功投入运行的一套矿井安全监测网络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集团公司与12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监测系统的联网,并解决了这些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文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原理及组成,包括井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何经过信号线传输到地面中心站服务器和工控机中,再通过网卡转换成数字信号连接到交换机,最后分配到矿内有关办公室的终端及以太网转换器。系统还通过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介质连接到集团公司监测中心。此外,文章介绍了系统的网络结构采用的是C/S架构,拓扑结构为星型和总线型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数据传输,系统采用了TCP/IP协议,确保了不同监测系统间的数据能够实时、稳定地传输。针对四种不同厂家的监测系统,如KJ4、KJ75、KJ19和KJF2000,文章具体说明了各自的数据传输方式和实现过程。例如,KJ4通过串口线连接代理服务器,而KJ75则利用了TCP/IP协议进行数据读取和解码。同时,文章也提到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包括服务器的具体参数以及操作系统的选择。
《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使用或计划引入现代化安全监测系统的煤矿企业。尤其是那些正在面临多个不同品牌监测系统集成难题的企业,可以借鉴鸡西矿业集团的成功案例。该文档不仅适合一线的技术人员,帮助他们了解系统的具体架构和技术细节;也适合企业的管理层,使其掌握整个安全监测系统的运作原理及其重要性,从而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此外,对于从事煤矿安全研究和开发的专业机构来说,这份资料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