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机动车辆修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安全措施,以确保修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该规程指出,修理工须熟悉所修理车辆的构造、性能及安全要求,并在工作前清理现场、检查工具与起重设备。起吊物件时应有专人指挥,栓绳扣由经验者担任,吊运物件需用绳子拉住以防摆动,在吊起或顶起车辆下进行修理时必须垫好支撑。平坦地点停放无需吊起作业的车辆,前后轮要用三角木稳住,松开手刹并将变速杆置入空档。拆卸轮胎使用专门工具,避免使用活动扳手加套管增加扭力,手抓与车架平行的位置扳动轮胎,防止轮胎落下伤人。轮胎充气采取防护措施,清洗配件应在设有排气罩的洗盆内进行,避免直接接触强腐蚀物质。铲、剔、削工件时要防铁屑飞溅,拆下的传动轴平放座架上。修车照明电压不超过36伏,潮湿地方采用12伏。严禁用手拨动飞轮或对孔装配,不得伸手入变速箱检查齿轮。装传动轴应用座架支撑,校正火头用手摇柄转动发动机。汽车上下相通部位不应同时修理,禁止将工具配件放在驾驶室顶上。试验制动器时轮子转动中严禁在汽车下工作或车前站立,未修好的车辆非检修人员严禁发动或扳动。修理人员严禁在发动着的汽车下面工作,需要时指定有经验者坐在驾驶室内采取紧急措施。车辆下作业要有垫子并戴防护镜。自卸车辆车厢起升或下落时,不得站在升起车厢下,必要修理时用插销支撑牢固。修好的发动机起动前主修人员盘转数圈详查各部分情况。检修场所禁止吸烟,现场保持整洁,易燃物品放置安全处。小修及维护保养时严禁用汽油刷洗引擎和马达以免引起火灾。
《机动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机动车修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无论是大型维修厂还是小型私人修配店,所有涉及机动车修理工作的场合都应当严格遵守这些安全操作规程。从日常的小修小补到复杂的大修,从基本的车辆维护到深度的故障排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依据本规程执行,确保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高效地完成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保障修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延长设备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