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修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车辆检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风险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该规程描述了火灾、高处坠落、灼烫、机械伤害、车辆触电和物体打击等六种主要危险类型,并针对每种风险提供了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在防护用品方面,文件强调了工作服、安全帽、鞋、劳保手套、反光衣、锥形护具、护目镜和防面罩等劳保用品的使用。操作流程被详细划分为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三个阶段。作业前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按规范使用劳保品,并检查工器具的安全性;定点存放废油并按防火管理。作业中则明确了故障车辆交接、维修警示牌悬挂、千斤顶支撑、电动工具及气焊作业执行相应安全操规、发动机水温过高时不得打开水箱注水、发动机未冷却时不得进行维修以及高处维修做好安全防护等内容。作业后需要驾驶员验收车辆、清理作业现场、分类处理旧件(废油),并且做好维修记录。应急措施部分涵盖发动机失火、电器失火、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车辆伤害事故、烧(烫)伤等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步骤。
《车辆检修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车辆检修工作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制造厂、4S店、专业汽修厂、公交公司、物流公司以及其他任何拥有或运营机动车辆并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维护的机构。无论是在固定场所内还是站外抢修现场,只要涉及到车辆检修活动,均应遵循本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