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修理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在进行机动车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具体安全规范。该规程强调了作业人员需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上岗等基本要求。对于车辆底盘下作业时,明确了要使用木方垫稳车辆确保安全,并禁止用圆木或铁管掩车轮。在发动机修理环节指出首先要检查排气管温度以防止烫伤,且不允许在发动机运转状态下进行故障检查或维修。当使用千斤顶等设备抬高车体时,务必用垫木稳固被抬高部分,避免因千斤顶卸压等原因引发事故。装卸重型部件如发动机和变速箱时应使用吊车或倒链并设专人指挥监护。焊接油箱、油桶前需彻底清洗内部油腻并预留排放孔以防爆炸。所有电动工具需确认绝缘良好且安装漏电保护器,气动或手动工具也须经过安全检查才能使用。拆机件后的清洗工作应采用柴油而非汽油,减少火灾风险。修理矿用自卸车起升大箱时需支护牢固;坡路上修车时两侧车轮需固定好;道路上修车还需设置危险标志。此外,明确规定没有驾驶证的人员不得驾驶任何机动车辆。
《机动车辆修理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机动车修理厂、汽车维修站以及涉及机动车辆维修作业的企业和个人。无论是专业维修机构还是个人车主自行维修车辆,都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它为从事机动车辆修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安全指导,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保障修理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