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讲解了电动葫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操作规范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该规程指出,在使用电动葫芦前,必须对设备的机械和电气部分进行详细检查,确保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关键部件完好无损,同时确认电气部分没有漏电现象,接地装置良好。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电动葫芦应配备缓冲器,并在轨道两端设置挡板。作业开始时,第一次吊起重物后应在离地10厘米处暂停,以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露天作业时,还应搭建防雨棚以保护设备。在实际操作中,严禁超载起吊,且手不得握在绳索与物体之间,以防夹伤。起吊物件时应捆扎牢固,行走时重物离地高度不应超过1.5米,工作间歇期间不得将重物悬挂在空中。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味或高温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使用。此外,使用悬挂电缆电气控制开关时,需确保绝缘良好,滑动自如,操作人员身后应留有2米的安全空间。遇到故障导致重物失控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将重物向无人区域下放。起吊过程中不得急速升降,以避免冲击。额定载荷制动时,下滑位移量不得超过80毫米,否则需要清除油污或更换制动环。作业结束后,应将电动葫芦停放在指定位置,升起吊钩并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电动葫芦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类工矿企业、建筑工地、仓库以及其他需要使用电动葫芦进行物料搬运和起重作业的场所。特别是那些涉及频繁吊装作业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仓储业等。本规程不仅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也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了维护保养的标准,确保电动葫芦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