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讲解了煤矿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规定,以确保这些系统和网络资源能够在可控范围内安全稳定运行,并保护现有的网络及数据信息安全。该制度旨在建立动态的、以预防为主的信息安全管理方式,通过实时监控与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以便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发生,减少安全事件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它强调了通过安全管理保障现有安全系统的正确有效使用,检验安全策略,提出新的安全需求进行升级改进或实行新的保护措施。此外,还提到广泛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和检查的重要性。文中详细描述了适用范围,涵盖了硬件设备、物理环境、通信线路、软件系统以及文档资料等多方面的综合安全管理,对具体工作进行了指导。对于工作职责方面,明确了信息中心负责监督信息系统运行情况,保障业务数据和其他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上报信息和系统运行安全报告,以及负责安全产品的使用维护升级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在工作程序上,该制度对软件系统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选择标准及其功能要求;各级信息中心和部门需严格审查实施计划的安全性,在系统运行前中后各阶段履行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关于环境安全,指出机房建设需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安全保障设备,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硬件设备安全则涉及信息财产分类标志及保护措施、拓扑图编制保存、关键设备备份策略等内容,确保设备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特别针对那些拥有复杂信息网络结构和多种软硬件设施的企业。无论是大型国有煤矿还是中小规模的私营矿场,只要涉及到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本制度都能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原则。它不仅为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了操作指南,也为企业管理层制定了清晰的安全管理框架,确保从硬件到软件,从物理环境到通信线路,从日常操作到应急响应,所有环节都得到妥善的安全管理和控制。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煤矿行业的信息安全水平,降低因信息泄露或系统故障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