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烧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讲解了井下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作业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在高风险的井下环境中有效预防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该规定指出需要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烧焊作业过程,以保障操作规范性。规定要求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前后各10米范围内的井巷需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配备供水管路,同时应有专人负责喷水降温防火。对于在特殊位置如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焊接工作时,强调必须设置不燃性材料设施于工作地点下方,用于拦截火星,防止引燃周围易燃物。瓦斯浓度管理方面,规定明确作业地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并且要求确认作业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无瓦斯积存才能开始作业,以此降低爆炸风险。作业完成后,工作地点要再次用水喷洒,并安排专人持续观察至少一小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此外,在存在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中,进行此类作业前必须停止突出危险区内的所有其他工作。
《井下烧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各类涉及井下烧焊作业的矿山企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无论是从事煤矿开采还是非煤矿山资源开发的企业,只要涉及到在井下环境内实施电焊、气焊或喷灯焊接等热工作业,都应当严格遵守此规定。它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套全面且具体的安全操作指南,有助于指导员工正确执行烧焊任务,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